中国灯具网 - 灯具行业门户网站 !

商业资讯: 国内动态 | 行业综述 | 商业报告 | 政策法规 | 市场观察 | 国际动态 | 焦点新闻 | 贸易知识 | 灯饰技术 | 灯饰贸易

你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商业资讯 > 灯饰贸易 > 古镇:从昔日小渔村到“灯饰之都”
3.biz | 商业搜索

古镇:从昔日小渔村到“灯饰之都”

信息来源:j-n.cn   时间: 2013-09-16  浏览次数:1165886

    古镇镇,这座璀璨的“灯饰之都”在很多人眼中是年轻的、奋进的、光彩夺目的,而它悠远的乡土文明也常常被万家灯火的光芒所掩盖。其实,远在4000~5000年前,古镇镇还是广州南部海湾中的一个小岛,为咸淡水交汇的地方,仅露出大冈、曰富等山脉。到了南宋,香山建县划归古海乡。自明朝初年,古镇、海洲开始建村,至今已历经500多年沧桑。
   
    这数百年的历史一直为古镇人所津津乐道,谁曾想过,当年临海而生的岛屿已然发展成为享誉国内外的“灯饰之都”。乡贤魏邦平革命壮举、古镇灯饰人“提灯走天涯”……一段段的史海佳话将古镇数百年历史串起,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诠释着古镇人的勤劳勇敢。
   
    发源
   
    海中小岛冲积成洲
   
    明代初开始建村落
   
    在香山建县以前,古镇还是新会县一座冲积成陆的小岛,位于咸淡水交汇的地方,仅露出大冈、曰富两座山。南宋时香山建县划归古海乡。明代初,古镇、海洲开始建村落,属黄旗都,建村至今经历了500多年。
   
    由古镇、海洲、曹步组成
   
    古镇由古镇村、海洲村、曹步村组成,俗称曹古海。在南宋绍兴22年(公元1152年)以前,古镇片区还只是海湾中的一个孤岛,属新会县界,岛上中部是大冈山(后称古镇山)。
   
    而海洲则是一个以曰富山为中心的海岛,与古镇隔海相望,在永安围尚未冲积成农田之前,其周围隆起的茶山、松树山、鹤山、琴山、牛冈等一个个大小山冈,彷如茫茫海洲中浮动的大小渔舟。据参与《古镇镇地方志》撰写工作的罗国洪表示,由于古时的海洲如同海中的小船,故不少史料将现时的海洲写作“海舟”。后来,随着西江水连年上涨,将海中的淤泥冲积在山的周围,大量泥沙沉积成坦,变成大片沙洲,原海舟之名便改为海洲。
   
    1986年方定名“古镇镇”
   
    关于古镇名字的由来,传说较早期来大冈山下周围盖寮而居的人,过着半农半渔的生活。最早在此开族繁衍的居民以古、镇、王、尚、顾、杨等姓氏居多。因为古姓人迁移到此建村,又因村中河涌交错,故初名古溪。在众多姓氏中,尤以古、镇两姓最多,故称“古镇”。
   
    虽然这个传说并未得到证实,但在《南雄珠矶巷人南迁史话》里的何维鼎之《宋代人口南迁与珠江三角洲的农业开发》这样描述:“曹、古二氏始迁曹步和古镇,垦辟荒坦,有人在附近建有四沙小围。”由此可见,古镇取名之“古”与曹步之“曹”,均与始迁的族姓息息相关。
   
    1936年,为表彰乡贤魏邦平的勋绩,广东省政府饬令将海洲、古镇、曹步三个乡合并,命名邦平乡,这也是中山县以人名命名为乡名的第一人。新中国成立后,1950年仍为三区,分曹步、古镇、海洲乡。1963年,曹古海成立古镇人民公社。直至1986年12月起才称古镇镇,并沿用至今。
   
    迁居
   
    北宋新旧变法斗争
   
    百姓为避战乱南下
   
    远在4000~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,古镇是浅海湾中的一个小岛,是咸淡水交汇的地方,当时已有先民在此捕鱼采贝和栖息。解放初期在古镇发现新石器时代平地类贝丘遗址,于古海岸边发掘出大量蚝壳、蚬壳遗存,这是先民们的贝类食物在此长期堆积的证明。
   
    古镇镇之初只是一片汪洋中隆起的岛屿,生活条件并不富足,最初的居民何以迁居于此呢?据了解,古镇地域为海层冲积平原,境内没有原著居民,南宋后才有大量居民迁此定居。据《珠江三角洲农业志》载,曹古海地带于“隋唐时期冲积成陆,是新石器时代(中、晚期)的平地类贝丘遗址,当时已有人聚居。但大量迁此定居是从宋代开始”。
   
    民间相传,大冈山在古代称为奇冈山,处于海洋中,后因有人发现山石坚硬如铁,而改称为铁帽山。最早来此居住的是北宋年间的3位高官,他们因犯上而被革职充军,置于铁帽山岛。据了解,除了因犯上或是派系斗争中失利而被贬的官员外,一些逃避战乱的普通百姓也是大冈山最早的居民之一。当时北宋正值新旧变法斗争之际,因此不少人为了逃避战乱纷纷南下,来到地广人稀的“南蛮之地”生活。
   
    据古镇镇方志办工作人员介绍,古镇最早的居民并非以种田为生,而是在大冈山、南扶山附近打渔、挖蚝、晒盐。后来西江水将海水冲淡,这三种经济活动都无法进行,很多人都迁往现在的斗门、澳门生活,而留下来的大多是老弱病残幼,他们没有文化,也没办法记载历史,因此古镇当时的历史只能靠口耳相传。同时,由于这些人也开始转战农业。
   
    谋生
   
    曾经农为本粮为纲
   
    80年代始闯灯饰业
   
    曹古海地区沙田的形成是几千年来珠江水带来的泥沙自然沉淀发育,加上人工围垦的结果。据史料记载,曹古海地带在隋唐时期只是孤岛,人口稀少,多以渔业为主,未见有农业生产活动的记载。
   
    到了南宋后期,随着中原和江南地带移民的进驻,这个时候曹古海的冲积平原才开始垦辟,而北方比较进步的生产工具与技术开始被引进,曹古海的农业也逐渐发展起来。由于曹古海地势较高,遇到雨水少的年份灌溉禾苗困难,保障不了收成。而这里的土地肥沃,地底湿润,比较适合种植果树等经济作物。洪武年间,古镇镇南、海洲开始筑围,初始以种植水稻为主,后发展为围堤种果、种桑、养蚕、养鱼、种蔗、制糖等,以经济作物为主。
   
    鸦片战争后桑蚕业发展
   
   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,中国通商大门被打开,间接刺激了桑蚕业的发展,在珠江三角洲掀起了“弃田筑塘,废稻种桑”的高潮,桑基鱼塘的格局迅速发展起来。1929年,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严重经济危机,生丝滞销,桑蚕业衰落,农民纷纷将桑地改种甘蔗和旱粮作物。到抗日战争前夕,古镇境内的甘蔗已逐渐超过蚕桑,成为仅次于水稻的重要农作物。
   
    在那些战火纷飞、天灾人祸频发的年代,农民流散,耕地丢荒。民国三十二年(1943年)大旱,140天未下一滴雨,造成严重饥荒,农民要食荔枝核、蕉头充饥,饿死人无数。农民编成民谣:“千忘记,万忘记,毋忘民国三十二,一元买米三钱二,饿死几人无人知。”
   
    改革开放带来全新变化
   
    解放后,虽然生产力得到了解放,生产关系也有了改变,但由于当时自然条件的限制,加上封闭式的“以粮为纲”经济模式,以及农村“大锅饭”的集体分配经营管理方式,农村经济发展十分缓慢。
   
   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,古镇镇的农业发展出现了很大的变化。先是水稻种植,随着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的调整,逐年减少水稻种植面积,增加甘蔗、蔬果、鱼塘面积。到1990年,全镇仅存3户养蚕者,历史上形成的曹古海蚕桑区就此宣告结束。而勤劳的古镇人经过艰苦的探索,也找到了发展的出路。他们一批人继续守望着农田,转型花木业,另一批人则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闯出灯饰业发展的路子。
    ——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灯具网证实,仅供您参考